一條大動脈即將打通,覆蓋大半個中國!
一帶一路 2018-02-26 10:18:27 来源 : 中國(太原)煤炭交易中心


  石油是經濟的命脈。但是我國的石油儲量並不多。

  但世界上有一個地方,石油豐富,油多如水,這個地方就是以波斯灣為主的中東和西亞地區。

  大家都知道,中國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,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60%,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30%。

  中國的能源特別是石油,主要來自於中東,而原油從中東運到中國,就像老話說的,自古華山一條路——必須穿過馬六甲海峽。

  目前,世界石油的60%、中國大陸80%進口石油,必須經過新加坡的馬六甲。也就是說,馬六甲海峽直接扼住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大動脈與咽喉。

 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,以長安為起點的“絲綢之路”,就把中國與中東和西亞各國連接起來。

  進入現代,中東等周邊區域陸續發現巨量的石油,特別是波斯灣沿岸石油尤為豐富,石油是經濟的命脈,而我國卻是缺油國家,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中東。

  過去我國來自中東波斯灣的石油大都經過海運回國,但是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,海運必須走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,而馬六甲海峽海盜猖獗,還有其他國家的軍事基地,諸多不利因素時刻威脅著我國能源進口安全。

  就像我們在之前文章裡面所提到的,印度為了監控中國輪船走向,印度還與新加坡達成了軍事協議,同意印度軍艦駐紮在馬六甲海峽。

 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,當我們的油輪一路穿過霍爾木茲海峽來到馬六甲時,面對虎視眈眈的印度軍艦,不得不提心吊膽。而一旦國際局勢有了重大變化,印度軍隊卡在這個海峽,中國將立刻遭到重大的能源危機!

  因此,必須想辦法走其他路線,將來自中東和西亞的石油運回國內!

  實際上,石油除了海運運輸,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走陸路管道運輸!

  為改變石油進口路線單一格局,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,有效分散地緣政治風險,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於建設東北、西北、西南以及海上四條重要戰略能源通道。

  ▶西北通道

 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國的第一條戰略級跨國原油進口管道,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萬噸,西起里海的阿特勞,途經阿克糾賓,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,全長2798千米。

  隨著中國-哈薩克斯坦原油管道的建成投產,哈薩克斯坦每年將有2000萬噸原油經阿拉山口進入新疆地區,成為中國重大能源通道。

  ▶西南通道

  2015年,我國能源進口戰略通道中緬油氣管道全線貫通。

  中東進口的原油經印度洋在緬甸西海岸馬德島上岸,向東北跨越緬甸全境,在雲南瑞麗58號界碑處進入中國西南。管道全長2380千米。管道初步設計輸送能力為每年向中國輸送2200萬噸原油、120億立方米天然氣。

  ▶東北通道

  中俄原油管道北起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市,經過中國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,止於大慶市,其中在俄羅斯境內長約70千米,在中國境內長約900多千米,2011年1月1日正式啟用。

  這條“大動脈”設計年輸油量1500萬噸,最大年輸油量3000萬噸,是中國油氣進口東北方向的一條戰略要道。

  ▶海上通道

  中國海上能源通道主要是從非洲、中東、澳洲通過海上運輸將能源送至東部沿海一帶。

  為此,中石油建成了3個沿海LNG接收站,接卸能力達1300萬噸/年。

  但是,中國發展規模太龐大了,油氣需求量太巨大了,最初的幾個陸路油氣來源國依舊無法完全滿足我國的需求,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,有些來源國的油氣儲量也越來越少。

  為此,我們需要更長的管線,伸向更遠的油井和氣田。

 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一根強大的管道直通中亞,鄰近的西亞,中東和波斯灣就是下一步目標。
  
  未來可能將西部管道直通西亞甚至波斯灣,一旦建成,這條管道將外接世界石油天然氣腹地,內接我國西氣東輸西部起始點,源源不斷的將來自中亞西亞等國的油氣資源運回國內!

  這條路線至關重要!將是我國四大能源進口通道中進口量最大的路線之一,堪稱能源大動脈,通過亞洲西部接西氣東輸管線運回國內的天然氣,可供應大半個中國,近10億國人受益!

  過去西方一些國家和印度一直想用馬六甲海峽做文章,而這次我們全程陸運,不走海運,西方想堵都堵不住。

  相信未來中國至世界石油腹地的油氣管線建成之日,我國能源進口路線將更加豐富,更加安全,中國能源戰略安全必將登上一個新台階!

香港上環永樂街177-183號
永德商業中心1207室

info@china-ceg.com

電話:+852 2186 8888
傳真:+852 2186 8866

© 中國能源集團(香港)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