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傳統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中的份額逐漸下降。據統計,隨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進程加快,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已經連續13年下降,達到歷史最低點,並且預計將繼續下降。
受此影響,中東國家的日子普遍不太好過,各國也在紛紛尋找出路。以中東地區最大產油國沙特為例,為應對油價持續低迷局面,沙特在2016年推出旨在對經濟和社會進行全面改革的“2030願景”計劃,試圖找出一條新出路。
該計劃提出通過發展非石油經濟,特別是私營經濟實現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,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能源轉型,逐步擴大太陽能、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。
與沙特相似,2017年1月,阿聯酋公佈了2050年能源戰略。根據這一戰略,到2050年阿聯酋能源結構中44%為可再生能源、38%為天然氣、12%為清潔化石能源、6%為核能,總投資預計達6000億迪拉姆。
黎巴嫩前央行副行長、經濟與工業部副部長納賽爾·賽義德認為,中國在太陽能、風能領域在全球範圍內具有領先優勢,因此中東各國與中國應該在“一帶一路”框架下組建戰略關係。
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,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的成本已下降70%,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進展,中國目前擁有著全球太陽能電池製造能力的60%。
實際上,這種輸出已經開始,一系列中國承建的光伏電站、風力電站已經開始在中東落地。 2015年5月,中國電建集團與摩洛哥簽訂了項目金額為20億美元的努奧二期和三期光熱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。二期裝機容量為200兆瓦,三期裝機150兆瓦。
2017年9月,上海電氣與沙特ACWA電力集團組成聯合體承建迪拜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熱(CSP)電站。該電站裝機容量為700兆瓦,建成後太陽能基塔將有260米高,為全球之最。
中國與中東能源合作模式改變
一帶一路
2018-01-18 10:45:22
来源 : 中能智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