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宏觀視角】美聯儲三次加息,中國跟還是不跟?
一帶一路 2017-12-15 14:07:03 来源 : 網絡

  事件導讀:美聯儲 12 月份 FOMC 會議決定加息 25 個基點,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 1.25%-1.5%,並繼續漸進式被動縮表,符合市場預期。隨後耶倫召開新聞發布會。美股漲幅擴大,黃金價格上漲,美元指數下跌。 


  會議聲明和耶倫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:
  1、對經濟持樂觀態度,委員會指出勞動力市場持續表現強勁,颶風並未實質性改變經濟前景,預計經濟活動將溫和擴張; 

  2、承認通脹仍然疲軟,委員會指出通脹與核心通脹同比增速下滑,衡量未來12個月通脹率的指標料將近期一定程度上仍低於2%,耶倫重申通脹只是暫時疲軟;

  3、稅改可促進經濟增長,但加重債務負擔,耶倫預計稅改未來幾年可能提升美國經濟,但很多細節仍不明,大多數美聯儲官員在預期中考慮了財政刺激的作用,耶倫同時也表示減稅將加重債務負擔; 

  4、耶倫在發布會上重申漸進式加息和被 動式縮表步伐不變,這也是耶倫最後一次以美聯儲主席身份舉行新聞發布會。 

  美聯儲上調經濟增速預期,下調失業率預期。美國經濟處於復蘇通道之中,家庭支出和企業固定投資持續擴張,出口增長強勁,三季度實際 GDP 年化季環比修正值 3.3%,為三年新高。本次會議,美聯儲發布的經濟展望顯示(圖1),2017-2020年經濟增速預期較9月不同程度上調,其中2018年預期上調0.4個百分點至2.5%;2017-2020年失業率預期均較9月下調0.2個百分點,預計未來兩年失業率將降至4%以下(3.9%),但維持長期失業率4.6%預期不變;通脹預期基本保持不變,除略微上調2017 年PCE 預期0.1個百分點外,未來三年PCE和核心PCE預期均未變。 

圖1:美聯儲發布的經濟展望(來源:美聯儲) 

  另外,稅改接近完成,有利於進一步促進美國經濟復甦和通脹回升。就在美聯儲發布本次利率決議當天,據《華爾街日報》,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共和黨人達成最終的稅改協議,將推動下調企業稅至 21%、並下調最高檔個稅至37%。據 CNBC,白宮希望在下週三前獲得參眾兩院通過。 Trump更是表示,將支持21%的企業稅稅率,希望“在非常短的時期內”簽署稅改議案為法案。考慮到貨幣政策的自動反應,部分機構認為,如果2018年初開始實施減稅,其對美國經濟增長的影響高峰可能出現在2018年下半年,年化0.2-0.4個百分點,對核心通脹的影響高峰可能出現在2019 年,0.02 個百分點。 

  根據機構預計,在 2018年會有3-4次加息。本次會議公佈的美聯儲利率預期點陣圖顯示(圖2),16 名官員(已辭職的費希爾未參與)中的10名預期,到2018 年底時聯邦基金利率升至2%-2.25%或以上,這意味著若每次加息25 個基點2018 年應加息3次或更多。我們預計 2018 年基準情形下美聯儲將加息 3 次,但如果稅改引起通脹加快回升,亦不排除加息4次的可能,維持 2017-2019 年加息6-10次判斷。本次加息後市場調查顯示,美國初級交易商普遍認為,美聯儲將在 2018 年3月和6月加息,2018 年 FOMC 中鷹派人數將超過 2017 年。

圖2:美聯儲利率預期點陣圖(來源:美聯儲) 

  預計 2018 年美元指數在 90-100 區間窄幅波動,人民幣不必擔憂。從經濟基本面來看,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呈現出同步復甦的特徵,這意味著美國經濟走強難以提振美元。從政策面來看,繼美國進入加息週期後,2017 年11 月英國央行啟動加息,2018 年1月開始歐央行將縮減QE規模,全球主要經濟體陸續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,對美元指數的總體影響趨於平衡。從風險面來看,2018 年美國、歐洲與日本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均顯著下降,且風險分佈大致均衡。總體看,2018年美元很難出現單邊升值或貶值趨勢,預計以窄幅波動為主。   

  而中國方面,則存在利率上調的可能。最近市場上關於美聯儲加息後,中國央行是否跟進加息分歧很大。支持跟進加息者認為,通脹預期上行、經濟不弱、金融去槓桿深化、政策利率滯後於市場利率等因素,均支持政策利率上調;反對者則認為,中美利差豐厚,沒有必要跟進加息,此時加息反而可能加劇年底流動性緊張局面和短期經濟下行壓力。   

  部分機構分析認為:在當前國內經濟韌性強、外圍貨幣逐步收緊背景下,​​中國政策利率上調是大勢所趨,即便本次不上調,未來也需上調。短期利空出盡有 利於債市修復,明年一季度或是國債收益率回落最好時點,但不會出現趨勢性回落。

香港上環永樂街177-183號
永德商業中心1207室

info@china-ceg.com

電話:+852 2186 8888
傳真:+852 2186 8866

© 中國能源集團(香港)有限公司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