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意味著,我國將告別已經實行了15年的煤電聯動機制。
“這一部署的核心是市場化,即進一步加大電力體制改革力度,加快建立市場化電價形成機制。”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副主任葉春說。
為解決“市場煤”與“計劃電”的矛盾,我國於2004年底出台了煤電聯動政策,即根據煤炭價格波動相應調整電價。
近年來,我國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,將過去執行“政府定價”的計劃交易轉為雙方“協商定價”的市場化交易。當前,燃煤發電市場化交易電量已佔約50%、電價明顯低於標杆上網電價。因此煤電聯動機制已經失去其原本意義。
按照此次會議要求,新機制的基準價按各地現行燃煤發電標杆上網電價確定,浮動範圍為上浮不超過10%、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%。具體電價由發電企業、售電公司、電力用戶等通過協商或競價確定。
為降低企業成本,會議強調,電價明年暫不上浮,特別要確保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只降不升。
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我國完成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達1.1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9.3%,佔全社會用電量的32.4%。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平均降價幅度3.4分/千瓦時,減輕企業用電負擔約300億元。